podcast

vol.16 对谈黄执中:怎么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?

26.11.2024
Listen to the episode on your favorite platforms:
  • Apple Podcasts
  • Castbox
  • Pocket Casts
  • Overcast
  • Castro
  • RadioPublic

生活中的沟通几乎无处不在,有时候大家面临的沟通问题,并不在于遣词造句,而是因为我们缺少说话的内容和观点,也就是开口之后的东西。

「开口之后」这一观点,来自黄执中老师的同名新书,指的是在言语背面,我们的“后台”想法是什么。以此,我邀请了黄执中老师来到我的播客,一起聊聊大家的痛点,如何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。

我一直认为自己很擅长对外沟通,像是一种自发的本能。而黄老师的表达能力不仅是天赋所致,更多的是他在克服说话困难的过程中,不断改变,提炼了沟通表达、谈判说服的逻辑关系,探索其中的本质。

不知不觉做播客快一年了,这是我录的最喜欢的一期节目。和黄老师聊得非常开心,很有收获,希望我们的观点碰撞也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发。

从“全班最安静的小孩”成为“说话的魔术师”;

第一次打辩论的缘由——原来打辩论如此简单;

很多人有表达的欲望,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讲;

先天vs后天——「会讲话」是可以练习的;

黄执中:录制《再见爱人》,“我”到今天都还在学聊天;

作为交流上的困难者,写书是自己解决困难的过程;

《把自己当回事儿》也是一本交流书,出发点是爱自己;

「开口之后」:如何拆解表达上的问题?

老板讨厌我,要不要辞职?——《奇葩说》中的演讲案例;

讲者的动机,是第一吸引力;

播客的能量很纯粹,如果你在敷衍,听众一定都知道;

如何拒绝他人?

开口之后不在于时间的先后,而是后台的心理运作;

我的恋爱观——因爱开始,共同成长,相互照见,不问终局;

说话高手不在于拐弯抹角,而是坦诚、透明地表达;

学会把握沟通中的主动权;

你可以一直要,只要容许自己被拒绝;

言语只是浮上来的表象。大部分说话的问题,其实是心理上、人性上的问题;

不敢提加薪?提加薪反而让老板放心,本质上是性格能力的映射;

过去希望自己是全能的形象,现在能够更自然地表达;

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特质——能改变;

很多人所谓的“不喜欢”,只是“不习惯”;

人生有正确的事,也有不正确的事。我们会走有正反馈的那条路;

行为设计的原理之一:解决阻力,寻找正反馈;

小红书爆款标题:去过xxx之后,我崩溃了;

转换角度,怎么让自己有内容可以讲?

用好表达的天赋——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成就感,远胜过打赢辩论的巅峰时刻;

人生的终极任务是治愈他人,让他人拥有能量;

找到自己的终极使命,我们都会有「托尼·史塔克」的那个瞬间。

BGM:《Differently》

/ 关于《把自己当回事儿》 /

这是我的第一本书,讲的是我们应该怎样和自己沟通、和世界沟通,以及不辜负自己。

真诚是沟通中最重要的,没有之一。根据沟通的核心问题,我分了六个板块,其中结合我自己在工作、生活各个场景中遇到的案例,全面拆解并重新定义了沟通的思维模式和方向。

当你接受了世界没有那么在意你,你就明白了要认真地对待自己,尊重别人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真诚地对待自己。希望读完这本书,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。

/ 关于《去遇见》/

我的第三本新书《去遇见》已于7月20日在全网上市。

这是一本”答案之书“,记录了我用四个月的时间,到访天南海北的国家和城市,造访老友,结识新友,与多样的人文面貌,无限的自然风光交互、探索、碰撞,逐渐在“去遇见”中找到人生的方向。如果最近你对生活、工作和自我感到迷茫,不妨读一读我的新书,希望我的文字能给你带来能量。去遇见辽阔世界,是成为自己的开始。

/ 关于《杨天真的高情商公式》/

高情商=满足自己+成全别人=成事

我的高情商课程 总结了我过去工作和生活中高情商成事儿的实践经验,28节音频课,从底层认识到行动,教大家成为不仅让自己爽,还能成事儿的人。

email
Auto light/dark, in dark modeAuto light/dark, in light modeDark modeLight mode

© 2020–2025 PC.ST

Developed by — Pavel Kozlov

Design by — Bonkers!

vol.16 对谈黄执中:怎么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?
01:07:04